南京财经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64|回复: 1

[其它] 第5节 人脑思维需要工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7 0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人脑思维需要工具吗?






在今天的一些中国学者编纂的字典或一些文章上,常常看到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或“文字是思维的工具”的说法。例如,1982年出版的《新华词典》对“思维”一词的解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维。人借助于语言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实的能动过程。它既能动地反映存在,也能动地反作用存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上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维。”的观点,完全是不符合实际的,可以说,是西方语言文字“学者”,为了推行他们的“先进的语言文字”滥造的谎言。他们企图用“虚拟因果”的方法,来欺骗那些不懂脑筋不看实际的人们。中国的那些“鹦鹉学舌”者,也就在《汉语字典》上这样说了。

     所谓“虚拟因果”,就是用实事“证明”臆想的虚事;或者是从臆想的虚事中“导出”事实来。例如一个强盗,正巧被雷击死了。于是有人就说:“人在做,天在看,做不对,遭天谴”,说这人是作了坏事遭到了天帝的惩罚。

在古代,人们对天文科学几乎一无所知,并且迷信鬼神的情况下,就认为真有其事。如果你提出怀疑,相信者就会拿出这种事实为“佐证”,令你不得不信。这就叫“虚拟因果”。

中国人向来十分钟情于“虚拟因果”的胡说,从“鬼神说”,到“五行说”,再到中医的“病理”的“六气说”、“阴阳说”、“虚实说”、“精、气、神说”等等,全是虚拟的胡说。这样做的比踏踏实实地进行科学研究,要省事的多,还把事情说得“玄而又玄”,把别人懜得心惊肉跳。所以,中国人把这类胡说,称为“玄学”。

西方语言文字“学者”,为了宣传他们的语言和文字是最先进的语言和文字,也使用了“虚拟因果”的手段,来编造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神话”。

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的交往逐渐频繁和深入,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这样的事实:论智商,中国人不比西方人差,但是,论思维逻辑性和创造能力却比西方人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别呢?愚昧的中国“文人”当然找不到正确答案的,于是西方人就乘机大谝“聪明”了。“卖什么吆喝什么”,搞语言文字的人们,从这一差别上,似乎找到了根据。就说这是语言、文字的不同造成的。中国人的语言文字比西方的语言文字落后,所以思维逻辑性和创造能力就比西方人差。这就是使用了“虚拟因果”手段。

但是,这种说法仅仅说对了一半,即文字体式的不同造成的;语言这一半,是完全错误的。实践证明,汉语是比他们的语言优越得多。但是,为了谎说汉语比他们的语言落后,就借汉字的缺点,再使用“虚拟因果”手段,再造一个“思维工具说”。

为什么说西方语言文字“学者”仅仅说对了一半呢? 因为导致“思维逻辑性和创造能力比西方人差”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由教育工具、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不同,造成的。文字属于教育工具,工具的不同又决定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不同。由于汉字楷体与拼音字母文字的不同,就出现了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的差别。为什么?且看下面的分析:

不论中、西方,对儿童的启蒙教育,都是首先从识字开始的。西方儿童学习的文字是拼音字母文字。这类文字,是一种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标准性较强的文字。老师就按系统性、规律性、规范性、标准性的原则,教儿童如何按发音方法正确发音,教儿童如何按组词规则拼写单词,如何按语法规则用词组句,等等。这些识字教育,实际上成了儿童认识和实践科学规律的基础教育。这就使儿童们的头脑里首先形成了只有按规律做事才能成功的观念和讲究逻辑思维的习惯。识字以后,再学的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全都是科学规律。从孩童到成人,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基本又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充满一切角落的环境,这样,一种讲究实际、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科学的思维方式就伴随一生了。所以,人类的主要科学理论首先由西方人创立,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就是必然的了。

而中国的儿童,首先学习的是汉字楷体,这是一种没有规律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符号堆的文字。老师怎样教他们的呢?就是让他们死记硬背每一个字的形状、读音和含义。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读、写,一点道理也不讲,其实也没有道理可讲。儿童们只能机械而枯燥地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写。要是写错了,老师就罚写10遍,再写错了,就加罚20遍、50遍。中国的儿童,就是在这种蒙昧、高压的教育环境中,度过童年的。你看看现在一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哪一个写字的右手食指第一节,不累得向外弯曲近90度?快乐的童年变成了辛苦的童年。这种不讲一点科学道理的启蒙教育,在儿童的头脑里首先形成了“不讲究科学规律,只按前人的规定做事”的思维方式,树立了“压制、服从、忍耐”的观念。当然,在以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时,也能认识到科学规律的重要性,但在他们思维方式中, “压制、服从、忍耐”的观念,已经“先入为主”了,科学的观念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这种思维方式,在任何社会里,都是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才能的。所以,中国从前民间虽然有不少发明创造,却没有出现一种科学理论来说明某一发明的原理。因此,即使发现了某些可用的物理现象,也不能进一步开发利用。像火药、磁铁、合金、药物、韵律、诸葛灯、等等。所以,中国历代文人的“因循守旧,鄙视科学创新”的现象和中国长期发展迟缓的现象,就是必然的了。

“思维工具说”,使中国很多没有掌握正确的语言文字理论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09: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工具说”,使中国很多没有掌握正确的语言文字理论的“专家”、“学者”们都上当了。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维。”如果说不用“思维工具(语言)”就不能思维,那么,人们要问这些语言“学者”,当你在没有学会语言的幼儿时期,你会不会思维?如果你那时不会思维,你怎么将事物与声音关联起来的?你怎么学会语言的?再问:聋哑人没有学会语言会不会思维?如果哑巴不会思维,他怎能与社会的正常人打交道,怎能通过对别人的察颜观色和手势等动作来理解别人的意思?
按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维。”的说法,就可以导出“语言不同,思维就会不同”的观点。那么,世界上的人类,有几种语言就有几种思维了。如果你学会了两种以上语言,你会有两种以上的思维吗?
定义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的理由是“人借助于语言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际上,是人用语言或文字将大脑的抽象思维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这种过程和结果,也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还需要经过别人的实践证明或思维判断来区别之,所以,它也是思维的一种对象,而不是思维的工具。工具是不具有“对、错”性质的。
由于“文字是表示语言的”错误观点,也为大多数的“学者”所接受,于是又由“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导出了“文字是思维的工具”观点。应当说,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它是以声音的形式表达的,供耳朵听的,它的通道是“嘴----耳----脑”;文字的是表达语言单词的工具,它是以图符的形式表达的,供眼睛看的,它的通道是“手-----眼------脑”。人的五项感觉器官,感知的自然客观事物,是思维加工的对象,直接进入大脑进行思维加工;而文字或语言材料是经过大脑加工过的事物的“代号”,是思维的产物,也可以当作思维再加工的对象,而不是加工工具。
事实上,人们的思维,是直接将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思维与思维对象(客观事物)之间,既没有过度“桥梁”,也不需要“辅助工具”。例如,张三对李四说:“我明日早晨就去北京”。首先浮现在他们头脑的东西是“北京”这个地方,而不是“北京”这两个文字的形状或声音。北京,是一个客观事物,是大脑记忆的一个对象;文字或声音,也是大脑记忆的一种对象,从眼上或耳上得到的对象再通过大脑的思维将它与“北京”这一实际地点关连起来,作为实物“北京”的一种“符号”。作为实物符号,可以有无数种,但它只起到信息交流的作用,决不能起到帮助思维的作用。
人类的思维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是天生就有的,所有的人的思维基本过程和规律都是一样的,也不需要任何工具。所以,全世界的人类的喜、怒、哀、乐的引发因子和感受、表情都是相同的,反应速度也是相同的。就如肠胃消化食物一样,不需要任何工具。不会因为西方人吃西餐,中国人吃馒头和红烧猪肉,肠胃的消化过程和规律就不同了。人类五官送到大脑里的东西,不管是原始自然物的反映信号,还是别人头脑加工过的信号,都是大脑的思维加工的对象,不会因为语言或文字的不同,使思维方式也不同的。
西方人虚拟思维需要工具,并且说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一方面证明他们没有正确的关于人类语言文字的理论;另一方面,他们编造这种“神话”的目的,就是为推销他们的语言文字找个“理由”的。
这个“神话”,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就成了一些“改字”者和“保字”者的理论依据了。
一些相信西方拉丁语、拉丁文是比汉语汉字先进的“思维工具”的 “改字”者,就要让汉字拉丁化,促使汉语向着拉丁语方向退化;一些汉字楷体的“保字”者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汉字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文字,所以,汉语、汉字是最好的“思维工具”,如果改变了汉字,就会导致中国人的思维能力下降,就反对把汉字作任何改进。
我这样分析,并不是提倡将汉字改为纯拼音字母文字。因为纯拼音字母文字仅适用于语音单载的多音节词语言,不适用于语音多载的汉语。这一道理,我在很多论文中都已经说过了。我是主张将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汉字楷体,升级为“意、音双表新体汉字”的。升级后的汉字新体,继承了汉字楷体的一切优点,克服了楷体的一切缺点,并能与楷体实现“无缝转换”。它具有高度的规律性、规范性、标准性,成为一个严谨稳定的汉字系统。它与汉语实现了完全的匹配,像汉语一样易学。它既容易学习又容易机器处理,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文字。学龄儿童不用一年就可以学会读写任何新体汉字;它又是儿童启蒙科学实践的第一教材。在学习和使用新体汉字的同时,就形成了按规律做事的思维方式。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学生与西方学生相比,理论基础高,创造能力低。很多人把根源归咎于中国的教育方法,其实,终极的原因是无规律的汉字所导致的思维方式。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启蒙教育开始转变,而转变的起点,又必须从改进升级汉字楷体开始。

第6节  升级汉字楷体,就是开发强国的“能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财经大学论坛 ( 琼ICP备12002442号 )

GMT+8, 2024-3-29 04:08 , Processed in 0.0785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